首页

sm调教国产

时间:2025-05-25 10:11:52 作者:华人画家晨晓:用“中国好色彩”点亮校园文化建设 浏览量:27004

  中新网杭州5月23日电(林波)近日,走进浙江省杭州市奥体实验小学的地下接送中心,各种五彩斑斓的管道变成孩子们穿越时空的通道,手绘风筝悬挂在“空中”,孩子们创作的装置艺术陈列在展示柜上,原本单调的地下停车场变成了充满童趣的艺术长廊。

  这一转变的背后,离不开华人艺术家晨晓的巧思与付出。

近日,晨晓接受中新网专访。 林波 摄

  从海外到故乡:传播美的艺术

  作为“中国好色彩”的代表艺术家,晨晓出生于浙江著名的教育世家。旅居海外期间,他游历80多个国家和500多个城市,举办了70余场个人画展,其作品以明快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在西方艺术界广受关注。

  尽管长期生活在海外,晨晓始终心系故土,不忘传承家风,赓续老一辈人的教育事业。

  2018年,他婉拒多所国内名校的邀请,回到家乡担任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晨晓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,致力于将“中国好色彩”融入美育教育,竭尽全力打造校园文化建设,承担着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。

  “画,就是美的呈现;画家,就是传播美的艺术。”晨晓这样诠释自己的创作理念。

  他的画风鲜明活泼,甚至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“花花绿绿的画家”。然而,他更希望将艺术带入校园,让美育滋养孩子的成长。

晨晓打造的地下停车场文化空间一景。 林波 摄

  地下停车场的“艺术变身”

  杭州市奥体实验小学的停车场是一个地下空间,晨晓在打造校园文化建设时,敏锐地发现了它的改造潜力,“公共空间不应被忽视,它可以是文化和艺术的载体”。

  为了让空间“活”起来,晨晓策划了一场特别的艺术活动——邀请学生在风筝上绘制自己的梦想。

  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创意跃然纸上,这些五彩斑斓的风筝随后被悬挂在停车场顶部,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
  此外,他还设计了展示柜,陈列学生的手工作品,让接送孩子的家长能近距离感受童真的艺术表达。

  “现在这里不仅是接送区,更是家长、老师和孩子的互动窗口。”杭州市奥体实验小学副校长毛珺杰表示,这样的改造让校园文化更加鲜活,也让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。

近日,晨晓介绍其打造的文化空间一景。 林波 摄

  艺术赋能校园文化

  在晨晓看来,艺术家不仅要追求个人创作,还应承担社会责任。他将其雕塑作品《天书》带入校园,融合中国古代智慧与西方经典名句,激发孩子们的思考。

  环型壁画《富春山歌》是晨晓依据其杭州亚运会作品《新富春山居图》专门为学生改变的壁画,它将色彩与音乐交融,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画卷。该作品采用快乐向上的色彩语言,简洁明快而充满童趣,不仅向同学们展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,更通过色彩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。

  同时,学校各个走廊、角落也被赋予艺术气息,学生们仿佛置身“艺术殿堂”。

  “校园文化不仅是口号,更要通过具体细节展现。”毛珺杰说,校园景观设计承载着教育属性,需以艺术为媒介,传递人文情怀,“晨晓的实践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”。

  “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改造,让更多的人关注校园文化建设,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公共空间。”如今,晨晓仍在探索艺术与教育的更多可能性。

  他相信,色彩与创意能为孩子打开更广阔的世界,而校园的每一处空间,都可以成为美的启蒙之地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气象局发文 规范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气象设施命名更名管理

今年(2024)将再次从韩国迎回第十一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。11月28日上午,韩国仁川志愿军烈士遗骸临时安置所,举行装殓仪式,签署交接书。中方代表团组和驻韩使馆,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停机坪,举行悼念仪式。随后,运20专机接运。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,在沈阳桃仙机场,举行隆重迎回仪式。11月29日上午,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安葬仪式。

涨幅超过黄金 白银能否成为下一匹“黑马”?

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消息称,此次调查重点针对新增建设用地、耕地流出、设施农用地以及未利用地等变化情况开展核实,同步结合占补平衡、增减挂钩、督察执法、乡村振兴等管理工作,全面掌握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导致的地类变化情况。(完)

“五一”假期 游客欣赏上海黄浦江两岸夜景

巴黎7月28日电 巴黎奥运会和世界铁人三项协会28日发表联合声明,宣布因塞纳河污染,原定于29日进行的奥运会铁人三项首次下水训练取消。

5月1日起泰山景区全网全员实名制预约、实名制检票系统

相传,尧治河村因尧帝和儿子丹朱在这里带领山民治山治水而得名。该村有着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、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、中国十大最美休闲山村等称号。

从概念到现实,6G“升级”生产生活还有多远?

文化、人才、教育等软实力正成为内蒙古乡村振兴的强动力。内蒙古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,持续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,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,全区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。(本报记者 陈 郁 曾诗阳 余 健 覃皓珺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